关于你我和这个世界

“那时我们有梦,关于文学,关于爱情,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。如今我们深夜饮酒,杯子碰在一起,都是梦碎的声音。“———北岛《波兰来客》

01

很久以来,我们旅行到底是为了什么,为了朋友圈,为了证明自己去过某些地方,还是为了拍下“我到此一游”的照片;是为了吃当地的美食,还是为了体验不同的酒店风情。

我在一个特别小的地方长大,那时候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,偶尔的时候听到了陈绮贞的《旅行的意义》,我现在依然记得那时候我的心潮澎湃,那种出走的渴望,干净的声音和美好的歌词,对于青春期的我是多大的诱惑。

等我终于有脚力出走。

当我启程的时候,我对目的地一无所知而且兴致勃勃,当我回程的时候,我对目的地的所有了解都仅限于导游时不时的解说。当地的风土人情,对我而言不过是一场匆匆而过的风景罢了。这些匆匆而过的风景等我回忆起来,只剩下一句“好美“。

后来我开始一个人,去一个陌生的地方,去吃吃逛逛,或者一天的时间都待着青旅和别人聊天。就连逛当地美术馆和博物馆的时候,我都能感觉到自己在闲适地欣赏作品,而不是在计算时间的匆忙观光。

02

生活中很可怕遇见“无趣”。

这种“无趣”的背后是“丢失了对整个世界的好奇心”。

一个人在某种熟悉的环境中呆得太久,工作变得无趣,人际关系变得无聊,环境中也无法有新鲜的血液融入其中,这时候生存在其中的人会渐渐死去,不是肉体,而是精神。

就好像,我们跟人对话的时候,定义他的年轻与活力往往取决于他的思维的敏捷,他言语的活泼,以及眼神中的生机。

对于我自己而言,我怕我被环境同化,我怕我被死水一般的氛围淹没,我更怕自己对于这个世界丧失了敏感力,丢失了说话表达的能力。

所以,我需要去旅行。

是啊,困顿在某个封闭的环境中,怎么能够证明世界真正的精彩。

带了了解“真相”的好奇心去旅行,对行走过程中的每一个片刻才会用心去观察,去体会,并且获得全新的认知。与此同时,“信口开河”这种糟糕的习惯会随着行走的距离越长,见识的人情风貌越多,而渐渐抛弃。

了解世界越多,越容易感到自身的渺小,也越容易激发自己去扩展生命的宽度和广度。

04

我在看到《波兰来客》 的时候我变的很伤心,终于有一天,我们变成了大人的模样,做着大人的事情。不再有梦,变得冷冰冰。我不敢想象,我什么时候会变成这个样子。

“酒杯碰在一起,那都是梦碎的声音。“

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:

崔健在工体开“滚动30年“演唱会,父亲带着他年龄尚小的孩子一起去听,演唱会最后老崔唱出”我曾经问个不休,你何时跟我走“。

孩子没有看到,他的父亲也哭了。

这个煽情的梗,不知道是不是真的,但我绝逼相信有人在演唱会哭的稀里哗啦。

这些已经不再年轻的年轻人,还能够在他们的百忙之中买一张票,去听一听去看一看年轻时的梦想,已然不简单。年轻时的热血和长发,现在微微秃了的额顶显示了一个少年郎曾为了生活用掉的时间。

他们在深夜饮酒,谈及梦想。

是出行也是归去,是过客,也是归人。

我们曾今梦见的仗剑天涯也好,现在的苟且也罢,不管是成熟还是幼稚,时间啊,巨大的惯性推着我们前进,无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。

所以说年轻时做梦,长大了,有人醒来,有人不愿意醒来。

冷水浇到头上,不醒的人也醒了,所以我羡慕那些多年以后还在做梦的人。执迷不悟、不可救药对他们来说好像都是赞美。

即使是羡慕我也不会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和选择是错的。

我们怎么活着,怎么会有人知道?

加油,活着,不管为了什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