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读《狂人日记》

求学的年代便按老师要求读过鲁迅先生所写的《狂人日记》,并未有多大感触,只是“狂人”两子觉得蛮符合当时桀骜不驯、惹是生非的自己。如今,在建党100周年的重要时刻,看到《觉醒年代》所呈现的民国,看到新文化运动下的鲁迅先生,再次回看《狂人日记》,该剧形象呈现了时代背景,让我更深刻理解这本书的隐喻。

鲁迅先生是个消极的积极主义者,弃医从文,是满开民智之理想;愤懑生人毫无反应,悲哀中国无可救药,麻醉自己的灵魂。新文化运动就像一把火炬,也点燃了鲁迅的希望和理想,成就了这第一篇白话文小说《狂人日记》。

白话文和文言文处于对立关系,狂人日记为传播当时民众感兴趣的白话文内容作出重要贡献。不愧是学过医,我刚看时惊叹其对“被迫害妄想症”患者心态、想法的形象描述,对其“怕得有理”的逻辑推理忍俊不禁,其后又与“吃人”的社会、“吃人”的文化、“吃人”的政治局势联想到一起,感慨鲁迅文笔之犀利,手持笔像手术刀一样,切开了中国旧社会的丑陋面貌,新文化就像“狂人”一般,与主流思想格格不入,被镇压、嘲笑,旧文化、旧势力都想“吃掉”它,不同人存有不同居心,狮子似的凶心、兔子的怯懦、狐狸的狡猾…而他们最想让新文化“自戕”,虎视眈眈却摆出“仁义道德”,没有“杀人”罪名,偿了心愿后可以发出呜呜咽咽的笑声。新文化又岂能不害怕呢?未知前方道路是否正确、多方打压孤立无援。文末陷入自我批判,“我未必无意之中,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,现在也轮到我自己,…”。狂人终究回归正常,并将自己视为“狂人”,略显消极的结局,但更呼吁“救救孩子”,既是保护新文化思想,亦是保护未受旧文化思想荼毒的新一代青年。

现代,也有很多“吃人”现象,先进的算法让外卖小哥加快速度以准时送达;996让程序员秃顶、猝死、自杀;房价不断上涨压迫年轻人不断内卷,活着高于生活…如何打破“吃人”现象,也许值得深思去探寻一条“新道路”,宣传一种“新文化”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