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人群中寻找王小波

昨天是王小波的忌辰,文艺杂志在问:以王小波对编程和计算机的喜爱,如果他还在,面对今天的AI 和Web3.0,他会是怎样的心情?我没有这样的问题,多年来我一直想着另外一件事:
如果王小波今天还在,走在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,他会是什么模样?要知道,到了今年的5月13日,王小波就满70岁。走在北京的街头,哪一张北方老头的面孔会是他?1米84的身高还会剩下多少?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初次接触到他的作品,在盗版光碟里,在文学的文件夹下,在武侠小说的边上。那时候的王小波是波哥,现在,我怎么去想象一个波叔,甚至是波爷?波爷每天在朋友圈发什么文字?
我不知道。我一直都是这么看的:王小波写完时代三部曲之后,生活对于他而言就是一直逐渐磨蚀的过程。磨到70岁还会剩下些什么,谁也说不好。在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,一切都欣欣向荣,到处都充满机会,但是王小波就已经是一脸的疲惫。他不在时代的洪流之中,也不顺着人潮前进的方向,他要保全他的自我,这件事就会让人疲惫。假使他还活着,凭借他的作品还是会慢慢获得文名。于是有许多笔会,有许多访谈,有许多人大同学会匹兹堡同学会,有许多北京城里永不停歇的酒宴,这要占用他很多时间,他也会因此变得娴熟起来。他起码要花十年时间来适应出名之后的生活,适应文学逐渐走向消亡的过程还需要花费他更多的时间。他会用什么方法再去为自己的生活找到意义?他是知青出身,有非常现实坚韧的那一面,我想他会成为一名程序员。90年代末开始的另一轮互联网大潮里,也许他会发现另外一种表达方式,另外一种生活方式。毕竟,不需要和人打交道一个人呆着还能养家糊口,除了当作家之外最合适的方式就是做程序员。然后迟早他会发现靠编程这门手艺,反倒是能最大程度地养活自己的文学独立性。当王小波满六十岁之后,还会迎来一次生活上的大动荡。所有的文学作品突然变得很值钱,所有的影视公司突然都很有钱,拿着钱出来谈版权。于是他一下子多了许多商务谈判,说是要把他的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剧。制片人和导演像是走马灯一样来了又去,编辑拿着剧本大纲和他谈了一轮又一轮。他甚至不得不自己编写了一个程序,给自己的每部作品都生成一个日程表,记录每一次会谈,每一次的结果,以及还有哪几家公司没谈,需要设定一个定时提醒。然后一夜之间这些人全部都消失了,连带一整个行业。我不知道王小波会是什么感受?他笔下曾经写过一位“龟头血肿”李先生,李先生一直怀疑自己遭到了印度师兄的诅咒,所以生活里充满了各种荒诞和魔幻之事。那么,当王小波作为作者,经历笔下人物所经历的一切时,会不会由衷地感到恐惧?觉得自己在小说里写的一切都在现实中逐渐具现?
所以我觉得王小波如果一直都在,可能很早就已经封笔。第一次封笔的契机出现在90年代互联网严冬过去之后,他可能觉得用编程做互联网产品的方式,是一种和世界更好的沟通方式,尤其是他已经写完时代三部曲,这是转换人生道路的最好契机。另一次契机应该在2006年到2007年之间,推特出现,在小说和杂文之后他发现了更为自由和灵活,而且互动更为快速的写作方式。他应该会成为一个狂热的短内容爱好者,可以随时随地记录他的灵光一闪,或者是各种感悟。当然,他最喜欢的可能还是一脸蔫坏地编个段子,按下发送,然后点起一根烟等着看网友的反应。我想,有了这样的表达通路,他可能就不再会去想着写小说。下一次契机会出现在五年前,王小波被驱逐出微博。有网友控诉他写的是黄色作品,带坏小孩。有网友揭发他“屁股一向是歪的”,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小说和文章里“夹带私货”,要求停止出版发售。自然也有网友拿出调色盘,把王小波的作品和他人的作品逐行比较,证明他长期以来一直抄袭莫迪亚诺和卡尔维诺。更有网友拿出他写的程序,在知乎证明王小波编程水平极烂,简直就是Bug大全,是个欺世盗名的程序员。最后,网友要求王小波为知青时代因为筑坝捕鱼失败,给了景颇族小孩一耳光这件事道歉,因为这是虐童。有人帮着辩解说,那是小说情节,结果被怒斥为“洗地”,一并逐出微博。无论是哪一种契机发生,大概率就没有了今天这些纪念。所以我想象不出来,如果王小波今天还在,他在人群里会是怎样的模样?或者说,他所坚持的文学意义在今天究竟又是什么?我一直在想象一个场景:68岁的王小波在清晨8点半站在雾气弥漫的街头排队,等着轮到自己伸出头让小窗子里的人用棉签捅一下鼻子。我也一直在想,在排队的时候,他会想到些什么?肯定不会是写小说。